台灣疫情剖析(七)
調整戰略布局
蔡政府從「國產疫苗」到「國際疫苗」之戰略位移
面對疫情爆發後強烈民意不滿聲浪,蔡總統因勢利導更改其戰略布局,從國產疫苗防疫主軸轉變為積極採購國際疫苗。(翻攝自BBC 新聞網頁)
(E政策網 評論)
蔡總統18日接見郭董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因,就購買德國BNT正式給予授權,並指示快速及原廠運送等原則。蔡總統在郭董表示願意贈送疫苗至今約莫一月才正式大動作表態,應該是在觀察國產疫苗之動態及各方民意之反應。很有可能是蔡總統從國產疫苗轉向外購疫苗之戰略布局的具體體現。
蔡政府原先規劃扶植國產疫苗之態勢極為清楚明確,但卻因為5月份爆發的本土社區感染事件,加上本土疫苗所發生的事故,例如炒股疑雲、政府核發EUA之爭議等事件,均造成民怨極大不滿,終使得蔡英文總統不得不改弦更張,滾動式調整思考出符合現況之戰略思維。當局可能因為了解到對高端EUA審查要以「國際審查標準」通過之可能性不高後,另外轉向尋找影響力不在鴻海之下的台積電一起進來,以減削郭董可能獲取之政治紅利。才會在18日郭董發表攤牌意味濃厚的聲明後,順勢由行政院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宣布政府願意給與台積電與鴻海永寧兩方之洽購贈與授權。
自五月底陸續於總統府舉行的防疫工作講話,就是這種戰略布局調整的起手式。當中蔡總統更明確提出,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政府會不斷調整出最適合的戰鬥隊形,更是具體道出蔡總統調整戰略思維之具體想法。而接見郭台銘及台積電,並明確表明將授權民間代替政府洽購疫苗之舉,則是蔡總統此波調整戰略布局所跨出的一大步。
依此邏輯推論,未來兩家國產疫苗之EUA審查,在蔡總統宣示政府將會「依據國際科學標準審查」之承諾前提下,是否仍會執意以「免疫橋接」這種尚未獲得國際認可之標準來作為授予國產疫苗EUA之標準,就很值得各界給予高度關注。
蔡總統接見台積電及鴻海郭董並宣布授權其洽購疫苗捐贈之舉,即為將戰略布局從國產疫苗防疫主軸朝積極洽購國際疫苗之具體展現。(圖片為總統府提供)